當設計大師們“下放”到定制圈

時間:2022-04-26 16:36:07
字體:T T T 杏仁黃 秋葉褐 胭脂紅 芥末綠 天藍 雪青 灰 銀河白(默認色)

微信圖片_20220426163310.jpg

聲明:這是一個得罪人的話題,如果有人要截圖往相關設計師那里傳,最好上下文一起傳,不要斷章取義,只截一段是內心陰暗的人。

聊設計師這個話題,不是為了貶低誰、抬高誰,而是現在高定圈子里,有一種不好的現象:用不合適的人,在干自以為比較牛逼的事情。 
受經濟下行的影響,大量為地產服務的設計師涌入豪宅和大平層設計中,也進入到了泛家居圈木作產品及相關的空間設計中,讓本來就喧鬧的定制圈更加熱鬧。 
今天就來聊聊國內設計圈的那些鬼神們以及他們與定制圈的糾葛。 
不同的設計網站里面,由于同設計師的關聯度不一樣,所以排名不一樣。
一般來說,專業設計網站中設計師的排名取決于三方面的因素:
第一,設計師與網站的合作關系,如果發起人中就有設計師本人,他們的排名當然都在前面。
第二,設計師如果有最新作品,可能會導致其置頂。
第三,設計師在圈內的綜合影響力。
但無論哪一類網站,都會選用對其本身的商業目的有價值的設計及設計師去宣傳和放大,網站中作為標桿可供臨摹的作品主要體現在三種:地產售樓處及樣板間;別墅豪宅;商業體設計?,F在,也有星級酒店的客房以及公共區域的設計。
那么,在其中,定制圈大家耳熟能詳的設計師占了多少呢?只有2個:唐忠漢和戴昆。換句話說,室內設計圈炙手可熱設計師當中,除了這2個之外,大多數對于定制類產品并沒有深度的研究。琚賓也好、梁志天也罷,至今為止,這些網紅流量設計師在定制圈子沒有一個有拿得出手的專業級作品。 
本不一定正確,但絕對中立。聊幾個在圈內比較有熱度的設計師:陳飛杰、梁志天、梁景華、戴昆、唐忠漢。 
陳飛杰在成品家具圈內名氣很大,但可以直接剔除了,沒有真正進入過定制圈。 
梁志天給歐派做了一堆衛浴柜,好像也沒怎么賣就下架了,屬于酒店派的,和高定圈也沒什么關系,不聊。 
2017年給我樂設計的蘇州我樂大師館讓梁景華在定制圈行業一戰成名。眾多企業成群結隊過去參觀這個展廳,這些產品也成為普定圈子簡歐產品由偏古典手法轉向現代手法的一個標志性轉變,至今仍賣得很好。很多人學習我樂,一個學其古典產品現代化的手法,二是窗明幾凈大氣高端的普通定制的商業賣場呈現。
梁景華在做了我樂這個項目之后,在歐派又做了有提案,歐派的官方沒有做過多宣傳。從東莞厚街的梁景華家居館,我們看看他的一些作品,整個空間有著洗盡鉛華安靜下來的一種空山雨后的既視感,舒服,優雅,對于新東方的活動家具,呈現得也不錯。梁景華是我心中真正的大師,有設計、懂進退、有內涵、有商業,有所為有所不為。 
說到戴昆,打開抖音,一半是罵的,一半是他的各種演講,戴昆無疑是抖音上熱度最高的設計師,沒有之一。
戴昆有2個身份,一個是地產圈的樣板間設計師,另一個是非常優秀的整體木作設計師。戴昆在定制圈一戰成名之作,應該是圖森的永康店。在這個有著濃濃的東方美學的全案整裝案例中,完美的呈現了空間與木作的完美結合。
后來,一大波定制企業紛紛找到了戴昆,這2年,一堆戴昆的設計敗筆都出來了,比較典型的就是去年金牌在建博會的廚房。你用一個不懂定制柜的設計師來給你設計定制柜,是他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對于專業的定制柜類企業,戴昆是不擅長的,他不懂成品的實現手法,不懂定制柜的模數及功能設定,他擅長的是室內空間的完美呈現和色彩搭配。戴昆與圖森的合作成功,是因為企業方,設計師,都拿出了自己最擅長的點去彌補對方的不足。
唐忠漢則是定制圈近兩年最火的一個臺灣設計師。唐忠漢是近年來華人設計師中難得的奇才,懂柜子,懂空間,精人文,懂商業,還懂整體木作的“全能型選手”。他的設計核心還是在地產圈,但在地產圈這么多設計師當中,把整體木作當著藝術品和商業化產品來做的設計師,除了他,行業沒有幾個。

微信圖片_20220426163419.png

這是唐忠漢給歐派-鉑尼思設計的、源于地產的一個案例,后來作為全案移植到了歐派精裝項目。在這個設計中,把歐派原有產品那些不規則的俄羅斯方塊,做了有效的整理,讓每個產品視覺上有了高級感,同時在空間內融入了很多人文和禪意上的東西,讓空間不再那么“歐派”。 

在室內設計圈子,有專門研究唐忠漢戶型設計粉絲,他在戶型的布局上,典型的一橫一縱十字交叉手法,把空間做有效的分割,同時讓視野最大化。這種設計手法,在大師級別的陣營當中是很少的,很多設計師講意境會講很多很多東西,唐忠漢的作品,在平面上一看就很舒服。 
對于定制產品的研究,唐忠漢有臺式風的基因傳承,對于國內的高端地產研究也非常透徹,對于極簡體塊理解的也很到位,所以在他設計中,不高不低,張弛有度,同時,產品上細摳每一個地方,都有賣點。在他的每一個作品中,有相同的東西,那就是唐氏手法的空間布局和禪意。同時有不同的東西,是針對每個地域的不同項目做的精細化設計。10年來,他所有的作品已經超脫了自己,沒有特別標簽化的東西,做到了“無我”。有商業價值的空間,有意境的氛圍,專業化的定制手法,極致化的細部打磨,高級的木作一體化手法。他將這些集于一身,這也是他與請孟也等這一類“不懂柜子”的設計師最大的不同之處。
唐忠漢在定制圈一戰成名的作品是本來之間,和美羅堡也有過成功的合作。

美羅堡成都體驗中心的一組柜子。

這是一個茶室的茶柜。外觀上典型的唐氏手法,門板用了不規則的大小搭配手法。

中間的開放格上巖板的背板與一個體系中,做了設計手法的分割,背后鏤空,但是巖板背板是貼于墻面的,這個在安裝的時候就省了很多事。

最有意思的一點是神奇的視覺體驗。當你站在左邊往右一直看的時候,你會看到一條無線延長的方塊墻無線延伸,而當你站在右邊往左看的時候,你會發現所有的方塊大小都是一樣的,也就是你視覺上看到的從右往左的第一個單元。 

定制圈要不要、能不能用外面的設計大師?
答案是肯定的。無論是空間的提升,結構的提升,還是意境的提升、顏值的提升,定制圈的確有很多空間,正確的去用行業一些優秀的地產設計師,這個是風口,他們現在又都不忙。但前提是,你所有的東西都搞的差不多了,找一些知名設計師,隨便搗鼓一下子,就是大師作。 
就像意大利設計師,已經成為一種符號。國內品牌用意大利設計師的比比皆是,但在產品層面用得好的是博洛尼,更多的企業把意大利設計師用到了品宣上。
意大利設計師用不用得好,最大的問題在于:意大利設計師對于按 “件”打磨的產品更擅長,而按“空間”打造的產品則有欠缺。意大利無疑有著非常好的設計土壤,但是他們設計中所傳達的內涵,對于中國品牌來說,一個使用場景不同,二是品牌拉力不夠。老外要的更多的是精致,要表達的是生活場景所體現出來的生活方式,而大多數中國品牌要表達的是產品外觀的沖擊力、終端的銷售賣點。而前者所產生的成本,也是大多數企業負擔不起的。
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包含了商業思維、定制產品專業度、移動家具專業度、空間水平、軟裝水平、結構水平,以及設計師名片。一個好的設計,首先看商業價值,也就是他的設計屬性:要表達什么、專業級別到了哪個段位。設計師名片是最后一個點要考慮的點,但很多人將這點放到了第一位。有協會在不負責任地推波助瀾,被越捧越神的大師們一波又一波周而復始在霍霍這個行業,但你看東莞,惠州,廣州,大片大片企業用了這些大師之后的一地雞毛,用完之后企業的沉默不語,你就知道效果到底怎么樣了。 
一句話總結:定制的設計,還是需要我們自己來干,沒有一個設計師能夠救一家企業。 
怎么樣用好這些設計師,個人有2個建議。
一種是前置化。比如可以推一個“大師系列”,讓“大師”給你提概念提意境,給你配色、形體上的指導,你安排你的深化設計師去做專業的定制柜類的優化,然后你就可以說整個系列是某大師設計的了,各取所需,當然,這個需要你的團隊有很強的理解能力和深度落地能力。二是用于大客戶落地的品牌推廣。就像美羅堡用唐忠漢,用了他的概念,人文,用到了極致,但,精確的產品分解,工藝分解,物料分解,還是源自于美羅堡自己積累的豐富經驗。
第二種是后置化。如果你的產品已經很極致了,但是缺乏新的突破和創意,可以企業出錢去請一個大師,在你或經銷商的大單中,用你的產品,配合大師的手法,落地一個全新的意境出來,這也可以稱之為大師作品。這需要你有很強的產品功底和落地能力。
企業階段不一樣,用的設計師也不一樣,但如果自己的團隊不行,用誰都沒個鳥用。

中華整木網版權聲明:

①本網注明來源:中華整木網、整木頭條、整木智庫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華整木網(www.yseducation.net)"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